蟋蟀草堂的正对面,有个大弄堂。大弄堂的正中间,有个青砖围成、花木茂盛的小院子。这个小院子,将整个大弄堂分成了左右两条小弄堂。

青砖砌成的低矮镂空花墙,在弄堂的狭小空间里,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。

院子里,满植树、花、草,一条鹅卵石砌成的小路,通向了院子的深处。
小小的空间里,竟然有了曲径通幽处的意境。

左侧临近小弄堂的树上,挂了一盏西式的铁艺路灯,上面写着茗茶居-古玩,哦,这是一家做茶壶和古玩的小店。一只大灰鹅在树下的水塘里嬉戏着。脑子里顿时浮现出王羲之在绍兴兰亭书写的那个“鹅池”,以及王羲之养鹅的典故。哈,没想到这店主竟然如此风雅,这比弄条狗看门,雅致多了。
(沿着左边花墙往小弄堂里走,第二个门面,就是“七宝虫王”的小店)

才沿着鹅卵石路往里走几步,想看看这个院子里的究竟,刚刚还在水池里自顾自玩耍的大灰鹅,突然扑腾着翅膀,叽里呱啦地叫唤着,朝我扑了过来。

店主听到声音,跑了出来,喝住了乱叫的大灰鹅。解释说,这鹅喜欢人,看到人就会大叫大喊,想跟你玩呢。呵呵,这店主聪明,原来是用大灰鹅看门呢。再看这个尽职的鹅门童,在主人的脚边,像没事儿发生过一样,自顾自甩着身上的水,理着身上的羽毛。

趁着店主看着大灰鹅,朝里走几步看看这个小院落。这个院子,还真是模仿了兰亭的鹅池。一道弧形的小木桥横跨小路,将横在院子中央的水池,分成左右两个。

左边这个是鹅门童刚刚嬉戏的池子,那这个应该叫“鹅池”了。右边那个就应该是“白龙池”了。

院子深处,一幢普通的江南二层民居,挂上了“茗壶居”的招牌,显得古色古香。

院子里花木太过茂密,即便是大白天,也得开着灯。不过,这暖色的灯笼倒也为摆放着古式桌椅和刻石的门脸,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意趣。

临走再看一眼那个鹅门童。这小哥依然乜斜着小眼,警惕地盯着我看呢。
得了,老大,蒜你狠,服你了,哥们这就走了,BYE-BYE了您呢。
评论